自然風景的美會讓我們覺得美多半都是因為感嘆大自然的力量,但就是一種讚嘆的想法。
與其說是一種感動,我覺得比較像讚嘆,發自內心的讚嘆。
大城市的繁華卻有一種疏離感我想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拉遠了吧?
大家都為了生活、錢、生活品質不斷地往前跑,跑得太遠很容易感到孤寂吧?
所以現代人很多雖然喜歡享受生活品質,可是卻很愛復古風、山居風、鄉村風。
就在這種矛盾當中不斷地拉扯,企求平衡。
拍照時會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覺得因人而異,當景色當前時你是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他吧?
我記得我去杭州西湖時,天天都在咒罵陰雨綿綿的天氣。
邊罵還是邊拍,一直到旅行的最後一天我才忽然間有領悟。
這地方就應該是這樣呀!要不然怎麼會出那麼多大文豪?
他們不都是因為被貶到南方來,陰雨天跟他們的心境剛好產生共鳴,所以產生千古名作。
那時後我想,如果再讓我重來一次,我會用不同的心情去看,也會有不同的照片產生。
唱歌也是一樣的道理,一首歌的歌詞與旋律是死的,是因為有人的共鳴才有情感。
一首歌不同的人聽就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沒有那樣的經歷或想像力,就沒有共鳴,就沒有畫面。
反之,若有,就會讓人深深感動(包含自己)。
科技的進步會產生快樂的麻木感,到後來反而會讓人想起簡單平凡的生活。
(快樂的麻木感有點像一張照片,是一杯透明紅色的酒在杯子裡,
有一點點spot light打上去 搭配後面有一些模糊而暈開的藍色光點。
夜店酒吧可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快樂帶點淒涼。)
這是我唸了博士班以後的感覺。
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是真正優質的生活品質。
不過我想多數的人可以會說這樣不錯,但心裡與行動不會真的認同。
就像我爸如果知道了,他一定會覺得我這樣太沒有志氣,不像年輕人。
只是我覺得其實這並不全然衝突就是了。